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碱花 | 中药图典
碱花
Jiǎn Huā
别名
浦多
功效作用
消滞。用于胃寒,消化不良。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温
药味
甘、咸
胡吉日Huojir
本品为咸水湖边生成的一种主含碳酸纳(NaCO3)的分枝状结晶。或食用面碱。
[性味]咸、甘,苦、平、重。
[功能与主治]祛巴达干,消食,破痞,驱虫,止腐,通便润肠,解毒。用于不消化病,胃酸,呕吐酸水,大便干燥,胎盘滞留,经闭等症。
目录
1 [配伍应用]
2 药性
3 功效
4 用法用量
5 药物配伍选方
5.1 方一:
5.2 方二:
5.3 方三:
6 关于各家的论述
[配伍应用]
1.治消化不良,痧症,中毒等,与土木香、山奈、诃子、大黄、寒水石等配伍,制成六味安消散用。
2.治下腹疼痛,闭经,腰腿酸痛等症,与沙棘、山奈、大黄等配伍,制成六味大黄散用。
3.治便秘,腹胀,嗳气,胎衣不下,与寒水石、光明盐、赤瓞子、乌蛸蛇等配伍,制成十一味寒水石散用。
药性
药性 味甘、咸,性平,微毒。
功效
功效 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疮疡。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0.6~1.8g。
药物配伍选方
药物配伍选方
方一:
碱花木香丸:碱花100g,硼砂50g,寒水石(制)75g,藏木香50g,光明盐25g,山柰50g,鹫粪40g,余甘子125g,木香75g,石榴子100g,荜茇25g,哇夏嘎60g,小豆蔻25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健胃消石,顺气止痛。用于紫痰病引起的胃肠胀痛,饭后疼痛加剧。嗳气,呕吐,腹部绞痛等。一次~4丸,一日~3次,每丸重0.5g。
方二:
加味白药丸:碱花150g,硼砂80g,寒水石(制)100,藏木香100g,光明盐30g,山柰50g,鹫粪5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昆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健胃消石。用于消化不良,胃腹胀痛,肠鸣,食欲不振等。一次丸,一日2一3次,每10丸重5g。
方三:
白脉外用散:姜黄150g,麝香0.7g,肉豆蔻50g,葛缕子139g,甘松80g,山柰100g,石棉50g,花椒50g,甘草70g,碱花75g,藏菖蒲70g,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混匀,即得,舒筋活血。用于瘫痪、外伤引起的麻木疼痛、扭伤等。用油脂配成油膏。涂患处。每日~3次。
关于各家的论述
各家论述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述:“碱花治腐烂,助消化”。《如意宝树》中说:“碱花助消化,治痰引起的胃胀、虫病、中毒样病。”让钧多吉说:“碱花下泻诸病。”本品南北处皆产,色白如石灰华,性重,味苦、甘、咸者为药碱,质佳。味辛、酸者为盐碱,质劣。无论何处所产,带有上色时,均需洗溶。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出自A+医学百科 “碱花”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A2%B1%E8%8A%B1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碱花”的留言: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2个分类: 蒙古医药 | 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