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木之精华也。中国人自古,骨子里就有爱花的浪漫情结。以花作诗、以花入画、以花寄情、以花喻人。
花木有情,花之情本是人之情。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不同的花赋予了不同的品性与象征,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十二个月的花神与花语
十二个月各有代表花卉和花神,分别为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其中各有相对应的花语,比如梅花的花语是迎春开放、坚强、高雅、凌寒斗雪,石榴花的花语是美好的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月是梅花,花神是寿阳公主,也就是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也有的说法是北宋诗人林逋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梅花的花语是迎春开放、坚强、高雅、凌寒斗雪。 二月是杏花,花神是杨贵妃,也有的说法是键人氏,杏花花语是幸运、幸福、娇羞可爱、倾慕之情、疑惑不解。 三月是桃花,花神是息夫人,也有的说法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或者是唐朝诗人崔革,桃花的花语是爱情的到来,爱情的俘虏。 四月是牡丹花,花神是李白,花语是热情、美好、富贵、圆满。 五月是石榴花,花神是钟馗,花语是美好的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月是荷花,花神是西施,花语是清白孤傲、纯洁、信仰、忠贞。 七月是蜀葵,花神是李夫人,花语是梦。 八月是桂花,花神是徐惠,花语是收获,永伴佳人。 十二花神之梅花——梅花五瓣,象征五福,代表着幸福、快乐、和平、长寿、顺利。梅花不仅寓意幸福与和睦,还寓意着无论时间如何变幻,都恒久爱你的坚定。北宋诗人林逋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表达自己向往的爱情如梅花般清秀纯洁。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颇受文人赞誉。
梅花品性高洁、坚强、谦虚,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十二花神之杏花——杏花的花语是娇羞可爱、爱慕之情和幸运的征兆。那花瓣如美人害羞的脸庞让人垂爱,洁白中透露着粉红,也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倾慕之情。唐代诗人白居易就用“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沾衣欲湿杏花雨,
睡眠不含杨柳风。
——(宋)志南
杏花在仲春时节开放,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屏史》称它为花中客卿。
杏花花色娇嫩、柔美,香气淡雅,象征着美好、高雅、淡泊、纯洁和自由,以及少女的慕情、娇羞。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先秦《诗经》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放于枝头,芬芳烂漫,妩媚娇艳。古人多以桃花喻美人,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
牡丹人称花中贵主,位居群芳之冠,雍容华贵,茂盛美艳,有国色天香之赞誉。在我国,牡丹被人们视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十二花神之石榴花——石榴花一直被大家称为夏日的爱情花,石榴花的花语是美丽、富贵、子孙满堂。宋朝诗人张先在《浣溪沙》里写到“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借用石榴花的红艳明亮都比不上女子的美丽。宁如凿空使,
远致石榴花。
——(唐)王翰
石榴花初夏盛开,花色红艳华美,果实甘香可口。石榴花被人们喻为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子孙满堂的佳兆。
十二花神之荷花——荷花又称莲花,“莲”与怜谐音。古往今来有不少描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比如在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中,诗人通过借用“莲子”来表达对心上人的拳拳爱意。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
莲花盛开在仲夏时节,在碧水中亭亭玉立,清新淡雅,芳华内蕴,是花中君子,不受尘世所累,清新脱俗。荷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德规范的化身。
蜀葵的花语为梦,可理解为坚持追求梦想,对梦想的执着。它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植物,可将它送给朋友,表示祝福他有梦想,且希望他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只要努力就能实现。 蜀葵的花色较多,其中常见的是红色。红色蜀葵花的花语是温和,适合送给恋人或者妻子,表示的是她们的个性非常温和,是个贤妻良母,表达对她们是真心的喜爱,也是一种称赞。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
桂花香飘十里,故又得名十里香。它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我国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现在寓意孩子升学高中。
采菊东篱下,
悠然现南山。
——(东晋)陶渊明
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菊花的花型更是美不胜收,针松型、彩球型、翎羽型、平带型……不胜枚举。像珠帘、似发丝、如仙女下凡……极尽妍态,令人陶醉。
陶渊明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现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北宋)苏轼 十月芙蓉正上妆,一日凡间添三色,花色深浅不同,浓淡各异,花瓣层层叠放,艳丽清雅,犹有傲霜之丽质。
芙蓉花象征着团圆美满,寓意着一家人和谐美满的生活。古人将它和牡丹合称“荣华富贵”。
荼蘼开尽见山茶,
血色娇春带雨斜。
——(宋)胡仲参
山茶花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其花朵艳而繁盛、花姿绰约,独到的高雅。
山茶花的枝叶四季常青,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傲然盛开,不骄不躁,为冬天带来生机。在易学上,山茶花代表谦逊,还可以为家中招来财气。
岁华摇落物萧然,
一种清芬绝可怜。
——(宋)刘克庄
水仙花花瓣洁白,花蕊杏黄,散发着淡淡清香。它冰清玉洁,堪称国色天香。《屏史》称水仙为花中雅客。
水仙花象征着纯洁高尚、思念、团圆和坚贞的爱情。
十二个月花神的传说
男花神一月兰花神:屈原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二月梅花神:林逋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三月桃花神:皮日休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华中之华”,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六月石榴花神:江淹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七月荷花神: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九月桂花神:洪适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中国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十一月菊花神:陶洲明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 女花神一月梅花花神:梅妃梅妃,本名江采萍,高力士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后因杨贵妃失宠,郁郁而终。有诗赞曰:月底梅花性所耽,逢迎懒似欲眠蚕。上阳宫禁春深后,辞却珍珠诵二南。二月杏花花神: 道觐三月梨花花神: 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唐朝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她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传其玄宗会面,不做修饰依旧分外动人。诗赞曰:不作浓妆分外妍,阿姨素面去朝天。景阳楼上钟初罢,一骑嘶过凤阙前。四月牡丹花神: 杨贵妃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宠妃,,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诗赞曰:霓裳一曲舞衣轻,含笑秋波百媚生。宫院三千皆国色,春寒独赐浴华清。五月石榴花神: 潘夫人潘夫人,本名潘淑,吴大帝孙权的皇后,传其容色婉娈,美若天仙,有江东绝色、神女之称。少以父罪没入织室,后蒙帝宠为妃。后孙权废太子孙和,改立其子孙亮为储。并立潘淑为皇后。有诗赞曰:满面啼痕泪不收,堪怜织室竟同幽。谁知感动君王处,就在图中一点愁。六月莲花花神: 西施西施,越国美女,后为吴王夫差之妃,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有诗赞曰:芳踪出自苎萝西,未许脩明色与齐。水剩山残吴越尽,千年犹说浣纱溪。七月秋海棠花神: 秦若兰有诗赞曰:一夜因缘未忍抛,漫将恩爱比鸾胶。秦蛾唱出风流调,难解词人万古嘲。八月桂花花神: 张丽华张丽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有诗赞曰:临妆媚脸映朝霞,称得佳人字丽华。不道胭脂易零落,一时竞唱后庭花。九月菊花花神: 贾佩兰十月芙蓉花神: 花蕊夫人徐氏。蜀主孟昶之宠妃,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后为宋太宗赵匡胤所杀,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有诗赞曰:锦江驿路恨绵绵,泪血频闻泣杜鹃。无限深情人不识,金钟牒拜祀张仙。十一月山茶花花神: 袁宝儿隋宫美人。腰肢纤弱,娇憨多态,舞姿优美,深得杨广喜爱。有诗赞曰:自喜君王怜村慈,手花常傍六龙萨,他时狼籍兵临日,嘲笑还应得世南。十二月水仙花神: 甄夫人甄宓,三岁失父,九岁喜书,视字辄识。袁绍为子袁熙聘以为妻。及曹操攻破邺城,曹丕纳其为夫人,生曹睿及东乡公主。汉献帝进献郭氏、李氏为嫔妃,二妃受宠,甄氏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派人赐死甄后,葬于邺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谥她为文昭皇后。有诗赞曰:玉箸凝腮忆魏宫,朱弦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 编者简介
徐泽林,无党派人士,息县政协常委,息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息县根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息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息县一高副科级干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指导专委会专家,河南省科协评审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第六批),信阳师范学院兼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信阳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信阳市拔尖人才,信阳市高层次(D类)人才,信阳市人社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信阳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信阳市优秀教师,信阳市优秀班主任,信阳市文明市民,2016年“信阳好人”。2013年息县首届“德艺双馨人民教师”,2014年感动息县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