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医院看病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有什么解决办法?
记者调查了上海最主要的几家医院。↓↓↓
问题一:现在看病挂不到号了?
有市民反映,一大早到医院去看病,结果被告知需要提前预约。“为什么不能现场挂号?为什么不让我看病?”
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本市相关规定,目前全市各级医院实行门诊全预约制,也就是说,市民到医院挂号看病前,需要先进行实名制预约。
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明确表示,实行全预约看病,主要是为了推行分时段预约,最终目的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
众所周知,目前医院是交叉感染的高危地区。尤其是大医院,日均门诊都在七八千人以上,多家医院日门诊量超过1万人。在市中心一些大医院的门诊就诊高峰时期,候诊区域每平方米要挤下3-4人。这样的密度,是无法做到防控新冠病毒传播的!
因此,市卫健委接受采访时再次呼吁,希望市民在特殊时期多一份理解,为自己、为大家,先预约再挂号,尽可能避开上午就诊高峰,可以选择预约下午时段。
问题二:我是老年人,我不会预约怎么办?
有市民说,我虽然也有微信,但是我不会扫二维码,不知道如何预约,难道就不让我看病了?
记者调查了上海主要的大医院,在这些医院的官方微信号、服务号和网站上都公示了多种预约渠道,其中既有微信预约、下载医院APP预约,还包括打电话预约、到医院现场预约等。
以瑞金医院为例↓↓↓
如果市民需要预约,可以下载“瑞金医院”APP,或关注“瑞金医院门诊”服务号,或者百度搜索“瑞金医院”后在网上预约,还可以拨打96886电话预约。
记者了解到,96886是申康医联平台,全市主要靠大医院的预约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解决。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会网络或手机预约,可以打这个电话,基本上全市主要大医院的预约都能解决。
目前,还有一些医院针对老年人提供了现场帮忙预约的服务。仁济医院门办主任张斌渊告诉记者,浦东地区有不少居住在农村的老人经常来该院看病,尽管事先反复做了宣传,仍有一些老人不预约就直接来挂号。
对此,医院专门派了志愿者在入口处,帮助没有预约的老人现场预约。
另外也提醒这些老年人,可以请家里小辈或者社区志愿者帮助操作,预约流程已经简化,非常方便。
问题三:现在网上很难预约到门诊?
有市民说,我以前也经常在网上预约,但是都要靠秒杀,网上很难约到的。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来看记者调查的一组情况:
仁济医院,近期日均门诊量5500人次,还不到往年同期门诊量的40%。
华山医院,近期日均门诊量仅相当于往年同期三分之一。
瑞金医院,原来一号难求的专家门诊,现在少有病人,有的专家门诊半天只能看十几个病人,到上午10点以后就没有病人了!
据了解,为了对人群进行分散,目前各大医院都推行分时预约法,通常上午8点—10点是病人最集中的时段,10点后以及下午的病人量很少,建议市民如果上午时段约不到,可改约其他空余时间段。
不过据记者了解,也确实有少数医院的门诊已经预约到了3月份,主要是耳鼻喉方面的专科。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系,耳鼻喉专科是目前最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科室,对人流密集的敏感度更高,需要更为严格的控制人员聚集。
上海医院门诊输液室,往常密密麻麻人挤人的现象已不复现问题四:为何有些专家、
特需门诊和手术暂停了?
有市民说,想预约一位知名专家特需门诊,但是发现停诊了,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上海各大医院确实在春节过后暂停了部分专家和特需门诊,主要原因在于——
上海的专家和特需门诊一直聚集了大量人流,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都是交叉感染的隐患。
但是,暂停专家、特需门诊不代表这些专家不看病了。譬如华山医院就明确表示,暂停专家门诊后,专家也到普通门诊去排班接诊。
对于非紧急的择期手术,目前多数医院予以暂停。但是,对于急症手术和肿瘤手术等限期手术,各大医院均表示“正常开放”。华山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诸如血透、化疗、放疗等患者“等不起”的治疗,春节以来从未暂停过,一直处于正常接诊状态,对上海本地病人的治疗需求可以保证。
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告诉记者,本周已恢复开放专家门诊,下周开始恢复特需门诊,对专家和特需门诊的号源将逐步增加,主要目的是保证病人之间距离保持1米。
“我们医院在市中心,条件有限,空间比较局促,平时工作日几乎每个楼面都是人挤人,通行都很困难,如果一下子全部开放,我们也很担心病人之间交叉感染。”
中山医院表示,近期将把暂停的特需门诊逐步开放,目前内镜治疗已经恢复正常,肿瘤手术也在逐步增加恢复中。
问题五:进医院测温要排队,咋办?
有市民近日早上8点前往沪上某医院就诊时,发现由于测温和流调的原因,门口排起了长队。还有市民告诉记者,进出医院的每一栋楼都要重新测温,“太烦了!”
不过记者了解到,如今不仅是进入医院的所有患者、家属需要测温和接受流调,就连医护人员上班也要出示健康码、接受测温。
仁济医院门办主任张斌渊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入院流程,他们将额温仪改成了红外线测温仪,病人入场时不再需要停留测温。
另外,院方在入口处临时帐篷张贴了很多流调二维码,隔离栏通道上也贴满了二维码,病人可以边走边扫码、输入信息。
“有些老人不会扫码,我们把这部分人引导到旁边分流区填写纸质流调单,不影响通道通行。”他说。
“早上7点半到9点时病人相对较多,其他时间几乎来一个进一个。”多家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瑞金医院表示,他们开通了四个测温入口,截至目前没有出现过病人在入口处大量滞留的情况。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种情况,分时预约后,有些病人仍然没有改变过去“早点到、排前面”的思维定势,约的是10点钟的门诊,还是早上8点就来挂号。
对此,多家医院提醒——
目前来院看病人数总体偏少,无需提前太早到医院,希望市民根据预约时间,适当提前一个小时来挂号,减少在医院滞留时间。
同时需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
根据上海市防控新冠肺炎的总体部署,
所有人员进入医院
必须测温和接受流调,
没有特例!
两个建议:
■ 配常用药可不去大医院,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一次配药可以最多开3个月处方。
■ 各大医院均已开通线上门诊咨询,如非急症,可以先在线上咨询。具体线上咨询渠道,请关注各大医院微信公众号。
图文 / 劳动报原标题:《看病不会预约怎么办?记者走访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