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靖州传统文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6日

 

 

靖州是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乡、村文化服务网络的不断健全,一大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色民族文化,如“靖州苗族歌鼟”“苗侗芦笙节”“雕花蜜饯”“苗家织锦”“锹里花苗建筑群”等得以传承发展。2012年9月,国家非遗项目苗族歌鼟传承人——龙景平等6人代表湖南参加全国第六届原生民歌大赛,荣获优秀演唱奖和组织奖。2012年12月,又代表文化部赴台湾参加“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文艺展演,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2013年7月,该县举办“雕花蜜饯竞赛”活动,艮山口、江东、坳上等乡镇20余个村组参赛,充分展示了基层群众高超的雕花技艺。近几年来,靖州县委县政府通开展民族文艺活动,融洽了与相邻贵州、广西两省周边群众关系,实现了周边民族的大融合。

 

苗族歌鼟简介

      靖州苗族歌鼟是苗族民歌中多声部合唱歌曲的统称,主要流传在靖州县“锹里” 地区(今三锹乡、藕团乡、平茶镇、新厂镇、大堡子镇及周边苗区)一带。苗族歌鼟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是东方无人指挥多声部演唱形式的代表作,是中国原生态民歌的活化石,被贺绿汀、白诚仁等誉为“民歌奇葩”、“天籁之音”。由“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先民模仿蝉鸣、鸟唱、溪流、林涛等大自然“和声”而创造。

“歌鼟”演唱贯穿于苗民全部生活之中,他们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丧葬祭祀以歌当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坐茶棚”、“坐夜”、“玩山”时,要唱《情歌》、《山歌》;喜庆节日宴请宾客时,要唱《茶歌》、《酒歌》;举行婚礼时,要唱《担水歌》;“立夏不唱歌,庄稼长不活”,立夏这天,苗族男女老少走村串寨时,除了唱《茶歌》、《酒歌》外,还要唱《三音歌》。

  苗族歌鼟唱词大多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末字讲究押韵, 比喻生动、内涵丰富,有较强文学性。歌鼟用一种称为“酸话”的语言演唱,由歌师“讲歌”(作词)、一人“领歌”(领唱)、众人“和歌”(合唱)。有低音、中音、次高音、高音等多个声部,相互呼应,跌宕有致,旋律优美,和谐自然。

     2013628日,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技艺展演活动在天津市大剧院落下帷幕。靖州县职业中专选送的《苗族歌鼟·担水歌》作为湖南省代表队唯一的参赛节目,在大赛中获得银奖。苗族歌鼟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怀化市两件“国宝”之一。

 

 

靖州雕花蜜饯简介

       靖州雕花蜜饯历史悠久,是一种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是少数民族妇女智慧的产物。它主要以未成熟的柚子青果为原料,也可用冬瓜、南瓜、南瓜藤、西红柿、西瓜等蔬菜瓜果进行雕刻,通过精巧构思,用小柳叶刀精雕成“喜鹊闻梅”、“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金鱼嬉戏”、“鸳鸯戏水”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龙凤鱼虾、人物、山水、器皿等图案,再经特定的蜜制工艺精制而成。外观美如玉琢、形色别致,吃起来脆生生、甜蜜蜜,沏茶喝香喷喷,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润肺生津的药用价值。多年来,雕花蜜饯一直是作为招待宾朋、家庭摆设、个人珍藏、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曾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2009年3月,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跟当地苗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近年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悠久的传承历史

        雕花蜜饯工艺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据老艺人传说,相传“飞山蛮”首领潘金盛起兵造反,被楚王马殷谴将吕周杀害,当地峒民也受到围剿和株连,幸得“十峒酋长”杨再思率“飞山蛮”余部占据靖地,审时度势安抚峒民,团结各寨归顺朝庭,广大峒民才得以避免劫难,安居乐业。为表达对杨再思及其将士的感激之情,当地峒民特将本地土产青柚去粗皮,切成条块,用水煮沸漂洗洁净,再用蔗糖或蜂蜜煎酿晒干,敬献杨部,犒赏士兵。后有心灵手巧的苗女梁巧姐改良工艺,把青柚切成薄片,再将其雕刻成各龙、凤、鱼、虾及花草虫鸟等图案再制成蜜饯,使之更加美观耐看,人们争相效仿。于是雕花蜜饯技艺便流传开来,形成代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

巧夺天工的技艺

       雕花蜜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在选材、雕刻、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完整工序。

        每年农历五至六月,在靖州城乡村寨都会呈现一道奇特的“风景”——家家门前蜜饯香,妇孺老少雕花忙。在技艺高超的大娘老嫂的带领下,寨子里的姑娘媳妇们聚集在屋门前空坪上,拿蒲墩或小板凳坐下,身边放有竹篮或竹筛装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柚子以及菜刀、短木板、精致小巧的柳叶尖刀等用具。由大娘老嫂传艺,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说着笑话,开始了雕花蜜饯这一充满灵思巧慧的艺术创作活动。谈笑间,一幅幅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双龙抢宝、金鸡报晓、双凤朝阳、春兰秋菊、夏荷冬梅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图案就在姑娘、大嫂们的刀下诞生了。她们无需稿样,随手可雕,技法娴熟的大娘老嫂,捏片在手,一穿一抽,一削一挑,只见柳刀翻转,柚屑纷落,一眨眼像变魔术似的一副精美的图案呼之欲出。线条流畅、刀工细腻。这种在她们看来习以为常的技艺,局外人无不称奇,省内外不少文艺工作者来到靖州,目睹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无不啧啧称赞。

        雕花蜜饯的制作过程也非常讲究,需经过清水漂洗、铜锅沸煮、蔗糖腌酿、翻晒烘烤等多道工序,具体制法是:先将雕好的柚片用水清洗过后,放入铜锅(没有铜锅就在铁锅中加一块纯铜也行)里,用明矾水煮一段时间(目的是去除柚片的苦涩味,并且使其保持原色,青皮变得翠绿,肉瓤变得晶莹洁白,色泽更加鲜艳透明,图案更加清新),然后再捞起来,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瓷盆里用浓稠的白糖水浸泡透,腌制一段时间后,放在太阳下晒干透或用烘烤机烘干,便成了色泽光洁晶莹的成品,仿若白玉、绿似翡翠,令人观之赏心悦目,食则气爽神清。

重要的传承价值

       雕花蜜饯工艺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它对我国民间艺术尤其是雕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来自民间,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是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苗侗文化内涵,从内涵到外在的表现形式诸方面均折射出苗侗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达到了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雕花蜜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这些生产技艺是靖州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充分展示了苗侗人民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艺水平,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

        据资料介绍,柚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钙、镍、磷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味甘可口,具有润喉健胃、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除痰止渴、理气散结、助消化等功效。故而,饮食柚子雕花蜜饯茶,具有极好的保健功能,果品耐贮藏,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

        蜜饯茶是当地苗侗姑娘用来招待初次上门相亲的意中人的专用茶食,后来泛化为所有上门贵客嘉宾的高级茶饮食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自改革开放以来,靖州雕花蜜饯不仅作为一种特色商品挤身于市场经济的行列,多次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博览会上摘金夺银、载誉而归,而且作为一种民族民间艺术形态也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利用。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