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科学技术发展2016-2020年规划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

科学技术发展2016-2020年规

2016-2020,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决战、决胜时期。

我县科技工作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在县域全面创新发展中发挥好引领作用。

一、指导思

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使科技创新在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关键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

二、基本思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县委、县政府“建设湘黔桂边界区域特色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使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深植于靖州大地、融入县域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能,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产业链    科技链    创新链    效益链”互生、共生、轮生的新境界,使科技创新成为结构优化、发展转型、动力转换的重要的实现方式,为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基础。

三、总体目

到2020年,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资源等要素组成),技术创新机制更加健全,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创新要素资源(人才、技术、管理、资本等)配置更加优化,全县干部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打好初步的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1-2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 家、科技型企业8家,一村一网、一企一网全域覆盖,智慧工厂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显现端倪;一人一技、一企一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活动常态化开展。

     驱动发展效应显著提升——为杨梅、松茯苓、山核桃等特色产业新增新品种 3 个、新产品6个、新品牌4个,解决关键性技术12个;医药卫生、优生优育、防灾减灾、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四、发展重

(一)、在增强县域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中实现新突破

——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基础机制。全面、深入普及有关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推动科技创新的法治化水平;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优化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构县级科技计划布局,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实行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2016年起,分年度开展“一人一技、一企一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科技创新活动,分类列入全县绩效考核范畴。

——发挥企业与各类经济组织在县域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县域特色突出、发展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持久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使创新成为具体的、现实的产业活动,取得培育新增长点、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效: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开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便捷通道;完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鼓励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经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

——发挥人才在县域科技创新中的主动地位和载体作用。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人员职业培训体系,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强化科技人员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引导科技人员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建立科技项目诚信档案,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净化学术风气;鼓励科技人员爱岗敬业、长期积累,探索实施科研关键岗位和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建立以科技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加强产业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和使用技术、新兴技术培训。

——发挥科技团队在县域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和协同作用。鼓励以企业在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及现代农业开发中主导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形成1-2个具有靖州产业科技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工程中心或实验室),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二)、在县域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实现新成效

——重点跟踪杨梅、松茯苓、山核桃三大特色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针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开展创新。

品种创新——采取引进新品种、实生和芽变(枝变)选优、基因重组(杂交)和基因诱变等方法选育新品种;加强良种资源圃、采穗园等基础工作;结合新区开发和老林更新,优化资源的时间配置。

引进新品种:从县外引进优良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扩种,集成各多品种优势,为我所用,使本县资源的品种优势不断更新、长盛不衰。

基因重组(杂交)和基因诱变选优:选取优良亲本,通过杂交优势利用或激光、原子能、航天诱变,选育优良新品种,有序推进杨梅、松茯苓太空育种第2、3阶段的研究与开发,力求实现既定的育种目标。

实生选优:定向选取优良单株种子→播种育苗→一年生苗取穗、大砧嫁接→早实性栽培→结实评价和选优→优选株系子代鉴定(兼作区试)→品种认定(审定)。以此可大幅度缩短按常规实生选种的周期,获得丰富的的新品种材料。

资源选优:采取依靠群众和专业技术队伍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报优→考证、选优(初选、复选、决选)→定优→建档→开发”的基本程序,在天然林分(尤其是野生杨梅林)中选优。

芽变(枝变)选优:普及此项常识和观念,对在杨梅生产实践中发现的芽(枝)变异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和开发、利用。

技术创新——按照优质、保健、丰产、耐贮(运)的基本要求,研究、应用不同时空条件下各品种的生态构造、修枝整形、肥水管理、花果调控、病虫防治、果形美化等优质、高效、持续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并普及各类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系统;进一步开发以抑制呼吸强度、酶活性和有害微生物繁衍的低温、气调、原子能应用等全天然保鲜贮运技术;重点解决本县杨梅酒生产中花青素丢失、果酸偏高、沉淀物较多、酯香和果香味弱等工艺缺陷和色、香、味、形的产品缺陷;开发营养型(基本保持杨梅原营养质,特别是防止加工过程中维生素、花青素等的大量流失)、风味型(基本保持杨梅原风味)杨梅原汁发酵酒、醋、原汁饮料、膳食纤维食品、果脯等系列加工新工艺,适时应用真空冻干(可复水、还原)技术;研究、开发改进型山核桃高级保健营养油工艺和油渣(残仁)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现代生物与医药技术,集成组装茯苓菌种选育技术、茯苓中药GAP种植技术,茯苓饮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茯苓多糖生产技术,继续推进茯苓菌种选育与推广、茯苓GAP、GMP基地建设及茯苓的加工技术开发。

——注重本县原生态多样性特色物种资源(粮、油、果、菜、药)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培育经济新业态、塑造产业新特色,拓宽发展新空间。

三、在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中实现新进展。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主题,促进粮、油、菜、果、药和畜、禽、水产品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高效种养、病虫无公害防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生物品种优良化、种养技术集成化、劳作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实现新作为。

——不断完善各种科技创新网络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的功能,基本实现一村一网、一企一网的全域覆盖,培育智能加工、智慧农业、网络商业等新业态,促进信息化技术在县域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互联网+靖州”进程。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推广应用新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新材料、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与常规工艺的结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综合效益提高。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局

 

 

作者: 来源:
网站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