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和谐的四十八寨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南部,北连会同,东接绥宁,南抵通道,西与贵州省黎平县、锦屏县和天柱县毗邻,是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接边地区的交通要道和物质集散地。

  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证实,距今3—5万年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新厂斗蓬坡古遗址的挖掘和渠江东岸千户苗寨遗址的发现,证明了3—4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就有种植水稻、莲子;加工石器、玉器;建造木结构房屋的基础和技能。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的先民不断发展,不断寻求生存环境,不断向深山老林迁徒,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和生活习俗的特殊区域。这就是湘、黔、桂接边地区先民和后人的根基。

  据《靖州直隶州志》和《靖州乡土志》、以及有关资料记载,靖州县先后为州、军、路、府治所,曾辖会同、永平(今靖州县)、绥宁、通道、黎平、锦屏、天柱、城步、新晃等县。清朝雍正年间,靖州所属的永平、天柱、锦屏三县接边地区设有四十八大苗寨(实为苗族、侗族同胞聚居或杂居之地)。其中,靖州县二十四寨,锦屏县六寨,天柱县十八寨。

  靖州县的二十四寨又分为上锹9寨:楠木、塘龙、高营、高坡、烂泥冲(现名新街),三江溪、大溪、银万溪、塘保寨;中锹9寨:地笋、地背、弄冲(现名凤冲)、地庙、水冲、菜地湾、黄柏、万才、岩嘴头;下锹6寨:柯寨(现名小河)、皂里、孔洞、官田、排洞、铜锣。锦屏县的六寨是豪江、云洞、茅坪、乌坡、合冲、令冲。天柱县的十八寨是凸洞、地柳、地冲、抱塘、中寨、偏坡、雅地、凯寨、新寨、楠头、棉花坪、杨梅寨、刘家寨、高坡寨、秀田、竹林、地坌、杨家寨。这些寨子基本上是按当时的居住年代和人口数量来划定的基层组织,相当于后来的村级单位,寨长或洞长就相当于村长。实际上在寨子的范围内还包括许多小分团寨。几百年来,由于行政区域变迁,经济发展,交通变化,人口变动,以及社会和自然灾害影响等原因,有些寨子名称改变,规模缩小。有的寨子范围扩大,老寨新立,但其区域范围没有大的变化。据初步计算,湘黔四十八寨的总面积约六百平方公里,主要沿着玉华山、陆家坡、平贵山、三扒界、九龙山、四方岭、龙凤山等高山周围和清水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总人口约四万人左右。

  湘黔四十八寨,古老而神奇,和谐而开化。据《靖州乡土志》记载,四十八寨中的楠木、塘保、高坡、黄柏、皂里、地笋、小河、官田、铜锣、雅地、偏坡、抱塘、合冲、棉花坪等寨子,都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尚存的牛筋领款碑,黄柏义学和反对舅霸姑婚的义举故事,抱塘千户苗寨,合冲的古井以及各个老寨子的古井、古碑、古树、古石板桥,古文物和古老歌场,芦笙堂遗址,苗族歌鼟,高腔和平腔山歌、侃歌、茶歌、芦笙舞,独特的花衣、青衣和白头帕的苗家服饰、酸菜、庵鱼、腊肉、油茶、米酒、表记、酒令、信仰、家训、禁忌等等,都流传着古老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十八寨村民,以德为本,和谐相处,民族团结,世代相传。生活在四十八寨中的苗族、侗族同胞以及后来增加的少量汉民族同胞。长期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自然形成了田土相超,山水相连,日里相遇,夜里相逢的生活环境,因此,历来就有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互相通婚、亲戚来往、和谐相处,世代相融的共同家园。这里的村民们都能讲四种或五种语言,既会讲苗话、侗话,又会讲汉话,酸汤话(一种地方语言),还会讲贵阳话、四川话。有的在一个家庭成员中,有苗族、侗族或汉族。为了求生和事业需要,有的村民不断迁徒异地,其子孙后代就形成了多民族的宗亲关系和血缘关系,所以,在古老的四十八寨中。除了封建社会时期大汉族主义的歧视和压迫以外,从未发生过民族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土地纠纷、山林纠纷或民事纠纷所造成的争吵或械斗,也是就事论事,依法办事或协商解决,许多问题就是一句话,一杯酒就可以了结,很少留下长期的恩怨。树房造屋,红白喜事,都是邻里相帮,兄弟相助,主人有请,均不拒绝。在兄弟或夫妻之间,如有不和或出现隔阂矛盾,姊妹相劝,亲戚建言,即可消除。走路过桥,礼让他人,如遇老幼,搀扶相助,笑脸迎人,好言相送。急难之中,舍己救人,只投义气,不计报酬。国家、集体和他人之物,绝不侵占,并长期流传着一种便宜不要,浪荡不收,拾金不昧,物还主人传统美德。要事相邀,山上订物,草表为记,诚信取心。三朋四友,茶酒相待,敬老尊贤,师长为先,言而必果,决不失信。恶人犯寨,呜锣报信,男女老少,齐心御敌,肝胆相照,护卫家园。此外,许多姓氏族谱,都立有家训和家乘,教育子孙后代要铭记孝、第、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训文,以德为本,造福社会 。

  四十八寨大多落居在高山峻岭和溪江两岸,森林茂密,溪流清沏,飞禽走兽,鸟语花香,是湘黔两省接边地区的绿色家园。这里的先民们历来就有吃山靠山,养山护山的传统美德。不少村寨都敬有千年树、仙人井、万年碑,寨前村后的古树名木,称为风水树,立有封山碑,禁止砍伐,也不许当柴火烧,对自然老化枯死的古树,让其自生自灭,化为“神灵”,护佑子孙后代。这里的人们也有打猎的习惯,但有不捕益鸟,不食种鱼,禁吃蛇肉和狗肉的习俗。许多禁忌和习俗,都是保护生态环境,传承生态文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人间美德。

  社会和谐是一个地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和谐,是推进这些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兄弟民族的友好、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共同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湘黔四十八寨的先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我们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各兄弟民族同胞都要宏扬和传承的优秀文化。让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作者: 来源:中国花苗网
网站底部